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汽车工业发展路子,现在,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重塑了全球汽车产业新格局。
1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2023年数量: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数量继续增长,从3000家增长到5000家,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 2022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突破2800万辆。 营业收入: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将为6万亿元,其中有效营业收入4.5万亿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持和政府补贴等国家规定的收入约占总营业收入的50%,实际营业收入约占总营业收入的50%。 投资收益: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投资收益将保持稳定增长。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了成本,增加了投资收益。此外,正在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和科学发展规划等政策也将进一步推动企业投资收益的稳定增长。 政府政策: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业有效发展受益于政府的多项政策支持。政府已经实施了多项行业政策,支持汽车制造企业的财务投资,促进汽车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还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财政补贴、贷款资助、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汽车新技术:2023年,汽车新技术将是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很大的发展动力。新能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已经广泛应用,汽车连接性技术、智能车联网技术及汽车大数据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新能源汽车注册量的不断增长,也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商机。 战略性改变:2023年中国汽车呈现三大战略性改变,一是汽车出口量突破300万辆,带动了汽车产销整体较快增长,1-9月份,汽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9%;汽车出口同比增长60%。二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外资品牌份额下降。前9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89.5万辆,同比增长21.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4.6%,创造历史记录。三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增。1-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9.8%。 汽车保有量: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亿辆,其中汽车3.3亿辆,新能源汽车1821万辆;机动车驾驶人5.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8亿人。 未来趋势: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企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为汽车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此外,技术不断进步,有机会改进节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2023年,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数量不断攀升,营业收入将达到6万亿,投资收益也将保持稳定增长。新技术的出现将改变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深化智能交通建设,这将为汽车制造企业带来积极的发展机遇。 2 中美欧汽车产业比较 2023年上半年,美国汽车销量770万辆,欧洲662万辆,中国2023年上半年汽车销量超过了美欧的总和。 美国是最早生产汽车的国家,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有很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德方汽车和日方汽车也很优秀,英国汽车也不容小觑。 目前,制造汽车的强国都在我国建立了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有不少企业在我国生存了几十年。 各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在我国投资市场,促进了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带动了我国的就业,增加了我国的税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汽车,同时在我国生产的汽车也出口到全世界各地,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发展。 现在,在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合资品牌汽车,也有很多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汽车品牌。不但合资生产的汽车销售到世界各地,就是我国自己生产的汽车也开始大量出口。 目前,全球消费汽车能力最强的,一是我国,二是美国,三是欧盟国家。这三个地区也是主要的汽车出口所在地,2023年上半年中美欧3地消费了全球65%的新汽车,其中来自美方的汽车达770万辆,来自欧洲的汽车为662万辆。而我国销售掉的汽车的总量是美欧两个地区的总和。 3 汽车产业呈现新的分类 现在根据汽车使用的能源,将汽车分为几大类型: 一是传统燃油车; 二是使用天然气的汽车; 三是使用电能的汽车也就是电动车; 四是使用氢能源的汽车。使用氢能源的汽车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的新能源,另一种是氢能源电池汽车。 在传统汽车领域,我国已经牢牢占据了优势,因为我国的钢铁制造业和电子产业在世界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为汽车的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非传统能源汽车领域,我国在电动车领域占据了优势。 很多国企在研发电动车,就是特斯拉等大型外企也把主要的工厂都设在我国。 不过对氢能源汽车,我国就不如日方了。日方研究氢能源汽车的时间已经很久了,但是氢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比较高,售价也比较高,因此无论是在我国,美方还是欧洲,都难以扩大市场份额。 最关键的问题是,现在连电动车的充电桩都没有普及,更别说是氢气的充气站了,所以日方的氢能源汽车虽然非常环保,但是现在想打开市场,非常困难。相对于电能和加油站来说,氢气的充气站的安全更难以保证,这会影响到氢能源汽车的销售。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动车仍然是主流品种。电动车生产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美方想成为领头羊,我国也不想放弃自己的地位。 现在,在我国最知名的两大电动车品牌就是特拉斯科、比亚迪了。比亚迪的电动车在全球的销量领先,每个月出口1万多辆,当然其主要的出口目标就是在我国本地。 4 我国对汽车的吸纳量为何这么高 这是因为我国不但有大量的普通公路,还有大量的高速公路,这使得在我国购买汽车大有用武之地。 我国的旅游业比较发达,我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我国人有能力大量购买电动车。 我国的消费能力使在美方长期亏损的特斯拉在我国都实现了盈利。 美方的高速公路建设也比较完善,不过美方只有3亿多人口,所以汽车的销量是没法跟我国竞争的。 欧洲有几十个国家,数量是不少,但是总人口加在一起只有7.6亿,所以哪怕是人手一辆汽车,也不能跟我国相比。 在欧洲最有能力消费汽车的国家,主要是德英法意西这几个国家。 欧洲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欧洲人对汽车进行更新换代等情况都会促进欧洲的汽车消费。 估计2023年在欧洲汽车的销量可能达到1400万辆,但是跟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相比是没有可比性的,仅今年上半年,我国的汽车消费数量就就接近欧洲的两倍。 我国汽车除了具有质量优势之外,还有价格优势。 我国汽车具有价格优势。这是因为我国的人口数量非常多,因此就业竞争非常激烈,这就导致在我国的汽车工厂人力资源成本消耗比美方和欧洲低得多。 汽车生产商在降低售价的时候仍然具有较高的利润可赚,然后较低的价格能够增加汽车的销量。数量增多了,就算每台车的利润比较薄,但是总和加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这也正是很多汽车大厂不愿意搬离我国的最主要的原因。